<
    于是,镇南关文武官员们便发现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人全都被暂时停用,人家纪知州直接找这些秀才们帮自己办事。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秀才办事不如举人进士?

    这就是开玩笑了。

    读书跟办事,完全是两码事。

    说实在的,官场上那些文书,只要考上秀才,大部分绝对能看懂。

    纪元再次另辟蹊径。

    他只用滇州府知府拨给他的人,以及从宁安州带来的小吏。

    再加上这些牵扯势力不深的秀才们。

    有这些人在,镇南关竟然运作正常。

    想摆烂的文官们忽然意识到。

    如果他们再继续摆烂的话,只怕代知州会直接把他们换掉?

    眼看新来的秀才们很快接手他们手里的公务,但凡有不会的,滇州府派来的小吏还能提点。

    再提点不成,那不是有代知州坐镇,纪元接触过的文书,是多数人都无法想象的,处理这些简直小菜一碟。

    等会。

    代知州根本不在乎他们摆不摆烂。

    也不在乎他们的想法。

    用现代的话来讲。

    你不干,有的是人干。

    秀才怎么了,秀才也是读圣贤书的。

    还能处理不了文书?

    这些东西,只要你学,你就能会。

    不少官员笑容停止。

    他们还指望代知州主动跟他们熟络?

    做什么梦呢!

    代知州根本不理他们。

    天齐国离了谁,都能过!

    可他们这些文官的可代替性强。

    武将那边呢?

    那些兵士可是实打实的。

    不理他们。

    却不能不理兵士吧?

    如果纪元真的不管他们。

    那外面边境来犯,又或者有匪贼闹事。

    别说镇南关了,宁安州也会被骚扰。

    那边要怎么处理?

    十月十一,从宁安州来了四个人。

    这四个人两男两女,一致的是,身体都很健壮,面容虽然黝黑,可精神很好。

    他们穿着宁安州特产的布料,脚底鞋子是橡胶防滑的。

    可要说他们多有钱,看着也不像?

    他们进了镇南关,就直接去知州府里。

    门口的守卫不认识他们,可路过办差的小吏柴烽却惊喜道:“骆姐!石老弟!”

    “你们可算来了!”

    “草民听到消息,便立刻赶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镇南关,也要成立伐木会?”

    被喊骆姐的伐木会主事直接问了关键问题。

    “没错,这是咱们知州的意思。”柴烽笑着道,“快来吧,咱们知州等着呢。”

    伐木会。

    最早是去年,也就是化远三十九年,在宁安州成立的。

    也是纪元着重扶持的一个协会。

    里面都是伐木工人,他们农忙的时候种田,农闲的时候砍木头卖钱。

    是如今橡胶,染布粘合剂,以及木材的主要供应商。

    伐木会成立,十一个主事遍布宁安州各地,但凡有事都能找他们商量。

    谁家砍木头的时候出事了,谁家木头被压价了,全都可以去讲。

    整个宁安州的伐木工人,越来越意识到团结在一起的力量。

    不管是收入,还是尊严,都大大提高。

    故而被喊过来的主事骆静雅骆姐,以及石枫石主事,走路都是带风的。

    他们被纪元喊过来。

    自然是有大事。

    纪元直接道:“镇南关的情况,你们想必也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镇南关总共三十多万人口,伐木工竟然有五六万,可见平时需要砍树补贴的人太多。”

    纪元继续道:“镇南关的伐木工人就跟咱们宁安州之前一样,颇受木商的挤压。”

    “我请诸位过来,就是想让你们帮镇南关成立伐木会。”

    成立了伐木会,就能保证伐木工人一部分权益。

    那些木料商人肯定不愿意。

    但不愿意又怎么样。

    这是大势所趋。

    只要意识到伐木会是伐木工人的靠山,那谁也阻拦不了。

    宁安州活生生的例子就在那。

    甚至滇州府有些地方,已经出现伐木会这样的雏形。

    伐木会主事骆姐直接站起来,朝纪元行礼:“但凭知州大人吩咐。”

    同为伐木工人,他们肯定会帮忙的!

    伐木会给大家带来的好处,那可太多了。

    如今各家不用拼命,也不用害怕被坑骗。

    哪家木料商人敢欺负他们的人,他们一起不卖木料,甚至还能截断橡胶的货源。

    看看谁还敢欺负他们!

    各家谁有伤病,谁有危险,一句话的事,大家都会过来帮忙。

    伐木会成立一年,他们已经确切知道,这个协会的好处。

    如今的伐木会正式成员,已经有三万多人。

    平日里官府若有事,他们还能帮忙,捉个小贼,通缉个盗贼,小事一桩。

    不少人都说,伐木会成员多的地方,治安都变好了。

    现在告诉他们,镇南关也要成立伐木会,骆姐非常高兴,直接带着人就过来了。

    纪元笑着听大家侃侃而谈,又道:“那这件事交给你们,我就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镇南关的军队,其实已经形同虚设。

    先不说定额的三万人,如今只剩下不到一万。

    再者,这些人也完全没有战斗意志,让他们去守守城门,做些机械的活计还行。

    真要打仗,那是绝对不成的。

    便是维护治安,也只是个表面的。

    军队要大力整治,根本不是文官那边可以随时找人接手。

    纪元做的,便是迅速成立伐木会。

    让伐木会作为根基,稳固整个镇南关的基本盘。

    百姓们不慌张,不混乱,才能让军队的改革变得没那么危险。

    说白了,就是现在人手不够,让部分百姓充当稳固安全的势力。

    平时的时候种田砍树。

    遇到危险,便是可以立刻组织起来的力量,到时候拉起来训练几个月,至少能让本地没那样危险,对其他地方形成威慑。

    伐木会的 人遍布整个镇南关,无论哪里有事,都能快速响应。

    一般人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,只觉得纪元怎么又把老一套带过来了。

    木料商人最为恼火。